图片
图片
肝血亏虚,是很多人面临的问题,比如:眼干、看东西模糊,是肝血没养到眼睛;手麻、胳膊酸,是肝血没送到筋骨;半夜醒、睡不沉,是肝血没兜住阳气……
1. 三阴交:
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阴经的 “交汇点”,脾是 “气血加工厂”,肝是 “血库”,肾是 “血的源头”,艾灸它能让脾把吃进去的食物,好好加工成血液,往肝血库里添 “新血”—— 就像给蓄水池开足进水口,水慢慢就满了。
咋找:足内踝最高点往上3寸。
「脾,乃气血生化之源」,吃的米、菜要靠脾变成营养,再变成血;三阴交能帮脾 “提劲儿”,加工效率高了,新血自然多,肝血库才有得存。
图片
2. 肝俞穴:
肝俞在后背,穴位的深处是肝脏,肝是 “血库”,负责存血、藏血。
把单联单联镂空艾灸罐绑在后背艾灸它,能让肝把三阴交生出来的新血,好好存起来,不让血 “漏出去” 或 “乱飘”—— 就像蓄水池的管理员把闸门关紧,存住水,不让水白白流走。
咋找:肩胛骨最下缘连线对着第 7 胸椎,往下数 2 节(第 9 胸椎),再往两边量1.5寸,就是它
中医说 “人卧则血归于肝”,晚上睡觉是肝存血的时间,肝俞能帮肝 “把血收回来”;
白天肝要把血送到全身,艾灸它能让肝 “按需分配”,不浪费血。
上周有个学员:“之前晚上腿总抽筋,现在半夜不抽了,好像血能送到腿上了。”她艾灸的就是肝俞穴。
图片
3. 血海穴:
光生血、藏血不够,血还得送到眼睛、手脚这些 “需要的地方”—— 血海是脾经上的 “活血要穴”。
血海,意为“血液汇集之海”,是解决一切血证的要穴,具有活血化瘀、引血归经、补血养血的双重作用
它在补血的同时,能有效调动和引导血液去“濡养筋骨”,改善因血虚或血瘀导致的肢体麻木、疼痛。
可以点一根1.8cm的石磨艾条,距离皮肤3-5cm,温温的艾灸血海穴。能把肝血库里的血,顺着经络送到眼睛(润眼睛)、手脚(不发麻),就像给蓄水池接好输水管,把水送到家里的各个龙头,用得上才管用。
咋找:屈膝90度,膝盖骨内侧端往上2寸。
图片
4. 神门穴:
肝血够了、送到位了,还得睡好,不然血补了也会耗 —— 神门是心经的 “原穴”,心主神志,艾灸它能帮心 “收住神”,让肝血兜住阳气,晚上能睡沉,不半夜醒,就像给蓄水池装了稳压器,水稳了,家里的灯才不会忽明忽暗。
咋找:手腕横纹内侧(靠近小指那边),摸得到一根筋,筋的内侧端就是
神门穴和三阴交穴搭配,改善睡眠的效果最好!
神门穴与三阴交搭配,形成“补血之源”与“安神之门”的完美组合。三阴交在后方“生产”和“输送”血液,神门则在前线直接“安抚”躁动的神志。
我有段时间,半夜醒了得等两小时才睡,自从醒了揉 5 分钟神门,很快就能睡着,早上起来也不困。
肝血不足的失眠,偶尔有头晕目眩,眼睛干涩、昏花,看东西模糊不清,腿脚屈伸不利,手足麻木,面色苍白的人,可以考虑艾灸这组养肝助眠的穴位。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配资平台网站,线上配资炒股网站,股票策略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