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房跟挑长期饭票似的——不是看今天吃着香,得想十年二十年之后会不会“馊”。毕竟一套房花的是夫妻俩人的公积金、父母的养老钱,谁想住个五六年就开始后悔“当初咋没睁大眼睛”?
先说那类“密集型楼盘”,我之前陪朋友去看的一个小区,刚进大门就感觉“喘不过气”:一栋栋高层跟筷子似的插在地上,楼间距窄得能看见对面住户的电视屏幕,销售还吹“容积率刚好达标”——达啥标啊?低楼层的房子下午两点就没太阳,晒个被子得爬楼顶;每层8户人,早高峰等电梯要排三趟,有次朋友赶高铁,活生生因为等电梯迟到了;更绝的是周末,楼下广场舞的音响能穿透双层玻璃,想睡个懒觉比中彩票还难——这哪是“家”,分明是“人口密度试验区”!你说这样的小区住二十年,能不变成“挤挤攘攘的大杂院”?
再说说物业差的楼盘,我同事的遭遇更糟心。
他去年买了个二手小区,物业是开发商自己的“亲戚公司”,平时见不着人,垃圾桶堆成小山没人清,夏天楼道里臭得能熏跑蚊子;电梯坏了三天没人修,他妈妈上周下楼买早点,因为楼梯灯坏了踩空摔了一跤——你说这样的物业,能把小区维护好?住个十年,绿化带变成杂草堆,电梯变成“摇摇晃晃的铁笼子”,外墙掉皮掉得跟“麻子脸”似的,这不就是“贫民窟”的前兆吗?
还有那类超30年楼龄的老破小,我家楼下就有一排。
90年代的房子,没有电梯不说,外墙裂得跟蜘蛛网似的,一到下雨家家阳台漏雨,我邻居阿姨去年花了两万补漏,结果今年又漏了——因为外墙的问题根本没法彻底解决!
小区里的车位更夸张,以前规划的时候根本没考虑私家车,现在车主只能把车停在草坪上,好好的绿化全变成“停车场”,连小孩跑着玩的地方都没有;更要命的是户型,以前的房子都是“刀把型”“暗卫”,想改个开放式厨房都得砸墙,装修费比房价还贵——你说花几十万买这么个房子,后期的麻烦事能少吗?
其实买房最忌“贪小便宜”——你以为捡了个“价格洼地”,实则跳了个“长期火坑”。我有个做房产中介的朋友说,现在懂行的人都在脱手这三类楼盘:密集型小区的房价涨得最慢,物业差的小区转手率最低,超30年楼龄的老破小根本卖不上价——毕竟谁愿意接盘一个“住十年就变贫民窟”的房子?
你想想,20年后你都50岁了,住的小区电梯坏了没人修,楼梯灯黑得吓人,楼下垃圾成堆,房价跌得连首付都收不回来——这日子能过吗?
是不是还不如当初多凑点钱买个容积率低、物业好的小区?
你们身边有没有买了这三类楼盘的朋友?
是不是越住越闹心?
有没有遇到过电梯等半小时、物业找不到人的情况?
欢迎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人避开这些“买房坑”!
股票配资平台网站,线上配资炒股网站,股票策略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