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那些有趣的故事17: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门子妻哭诉门子冤
话说南京城有一户普通人家,丈夫是应天府的门子,妻子是本地人。夫妻俩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虽然不富裕,但也算安稳。门子头脑灵活,总能想出一些赚钱的办法。虽然他是家里的赘婿,平日里和妻子一同照顾双方父母,把他们养老送终。之后,夫妻俩还租出几间空房,勉强算是过上了小康生活,日子也过得无忧无虑。
然而,这一切在新任知府上任的那一天发生了变化。那天,门子如常出门前跟妻子说,今天是新知府上任的日子,恐怕会晚些回家。妻子并未多想,只是觉得一切如常。然而,直到晚上门子回来时,他的面色却与平常不同,脸上挂着一丝得意的笑容,喝了些酒,看起来有些许兴奋。
妻子见状,忍不住问道:“今日何事如此高兴?”门子便笑了笑,开始诉说起往事。
原来,门子出生在姑苏一带,年轻时家境贫寒。为了生计,他被送到了庙里当了一个小沙弥。那时,他年纪尚轻,满怀对知识的渴望,常常向庙里的一位书生请教学问。那位书生名叫贾,身世贫寒,但学识渊博,每日靠写字为生,虽然身无分文,但依旧有着宏大的志向。尽管这位贾书生已经考取了举人,梦想进入京城赴考,却依旧为生计所困,庙里的师父对他并不热心,甚至有些嫌弃。
展开剩余74%不过,这位书生与附近财主甄老爷有着深厚的关系。甄老爷常常来庙中探望贾书生,还请他到家中做客。甄家富贵,门子在旁看着,也常常羡慕不已。那时,庙里每日清淡素食,门子也常常想着如果能像甄家那样,酒肉丰盈该有多好。
中秋节那年,贾书生从甄家得到了五十两银子的资助,用来筹备去京城参加科举。门子虽然年轻,但也知道这五十两银子可以解决多少生计上的问题,心中充满了羡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甄老爷的家庭发生了变故。甄老爷的小女儿英莲,在元宵节时被家中仆人霍启失踪。门子和霍启以及英莲都曾有过交情,因此事发后,他也参与了寻找英莲的工作,然而却始终没有任何线索。
接下来的不幸接踵而至——庙里的一次炸供意外引发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庙宇被吞噬,连甄家的房屋也未能幸免。门子在师父的带领下逃出了庙中,后来便随着师父到了南京的大寺庙挂单。南京当时是应天府的州府,商业繁荣,也是名副其实的“天下首善之地”。
然而,作为小沙弥的门子,虽然勉强在大寺庙中适应,但日子并不好过,修行艰苦,吃尽了苦头。渐渐地,门子心生退意,决定还俗。更巧的是,门子在寺庙中结识了几位应天府衙门的差役,平日里帮他们做些杂活,几人也欣赏他的机灵。于是,门子决定还俗,并凭借几位差役的推荐,顺利进入了应天府做门子。
从此,门子过上了与世隔绝的安稳生活,娶妻生子,安稳过了几年。然而,门子没有想到的是,在他随众人迎接新知府上任的那一刻,竟然认出了知府竟是他昔日的老相识——贾书生。短短几年功夫,这个曾经身无分文的书生,已经升任为知府。
贾知府上任后,便遇到了一桩棘手的案件——冯家公子被打死,而元凶正是薛家少爷。门子见状,急忙示意贾知府不要急于行动,悄悄将案件背后的复杂关系告诉了他。他提到薛家属于四大家族之一,有着深厚的背景,而贾府与王府对新知府的晋升有着莫大的帮助,因此不能贸然与薛家为敌。
贾知府听后,心生警觉,随即询问了案件的来龙去脉,门子也告诉他,冯渊之死其实与薛公子争抢一名婢女有关。而巧合的是,这个婢女,正是甄老爷当年丢失的女儿——英莲。
贾知府听后感慨万千,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在这样的情形下再次遇到门子,并与英莲一案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门子进一步为贾知府出谋划策,表示冯家已经无人,薛家有足够的财力进行赔偿,而冯家的仆人不过是想要讹诈更多的银子,完全可以通过调解来解决。
于是,知府依照门子的计策,成功解决了案件。门子以此为契机,向妻子讲述了这一切,心中自得,以为自己在贾知府心中已占有一席之地。果然,不久后,他便收到了知府的赏赐,待遇大为提升。
然而,正当门子以为自己的好运已至时,天降意外。他被告发偷盗府衙的官银,并与匪类有不正当的勾结。知府震惊之余,还是决定暂时压下案情,告诉门子,只要他认罪,便可从轻发落,安排他流放至远方。
门子此时处境艰难,深知自己无力反抗,只得依从。最终,知府判他流放三千里,门子离开前叮嘱妻子不要担心,自己早已安排好一切,不久便会回来。然而,妻子在家等了多时,始终未等到丈夫的归来。
这段话还讲到薛家背景及四大家族的秘密,但故事仍未完结。想要了解更多,敬请期待下回的详细叙述。
发布于:天津市股票配资平台网站,线上配资炒股网站,股票策略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