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月,响应毛主席的指示,邓小平正式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总理因为身体原因住院以后,邓小平承担起了军政日常事务,他上任之后的主要任务就是整顿军队。
没过多久,中央成立了军委常务委员会,在人事安排上,粟裕受到组织的重视,和叶剑英等人一道成了军委常委。
从那以后,之前受到影响、挺难过的粟裕,政治道路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开始帮着邓小平搞搞整顿部队。到第二年,局势一变,粟裕就果断出手,行动起来。
1976年9月,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几番找粟裕,希望他能掌握各种情况,保障中央的安稳。
叶剑英和粟裕原本没怎么打交道,粟裕作为我军新生代中的佼佼者,资历比不上叶帅。之后,两人也没有同台合作,粟裕凭借自身的本事,逐步成为解放军中的传奇人物。叶剑英长期在中央机关工作,两人要碰面也不太容易。
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和叶剑英才算开始有点联系。原本一直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粟裕,因为生病的原因,不得不去国外治疗养身体。
因为身体原因,粟裕错过了关键的战役,回国后仍然在重要岗位上工作。到了1958年,局势变得不太妙,粟裕辞去了原来的职务,转而在军事科学院担任职务。
挺巧的,叶剑英正好是院长,两人就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拉开了合作的序幕。
叶剑英很看重粟裕的本事,两人相处得挺融洽。一听到粟裕被人不公平地批评,叶剑英就几次站出来为他辩护,帮他说话。
平日里,叶剑英对粟裕一直挺尊重的,每次粟裕跑来拜访,都亲自去接待。看到叶剑英这么礼遇自己,粟裕心里头挺感动的,虽然他不太善表达,党内的人际关系也不算太好,但凭着叶剑英的真诚,俩人也慢慢变成了好朋友。
之后,两人在特殊时期多次联手合作,叶剑英对粟裕的信任与日俱增。1976年,为了维护中央的安全,叶剑英在关键时刻重新启用粟裕,二人再次携手,成功打击了反革命组织。
为了这一天,粟裕等了好久,平定乱局后,他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粟裕提交了不少关于军事的汇报,这些都引起了中央的关注。
粟裕凭借他出色的军事才能,详细分析了世界各国军事发展现状以及现代战争模式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他提出的很多新颖见解,让不少人眼界都被拓宽了。
所以,叶剑英在1979年打算提议让粟裕担任军委副主席。经过了多年的动荡,国内正需要逐步恢复稳定,而军队的改革也必须坚持到底,继续推进。
几年前,邓小平他们领导的整军工作遇到了一些人的阻挠,没能彻底落实。部队里的那些问题,邓小平、叶剑英啥的都已经看得一清二楚了。
如今,各国都在飞快前进,现代战事的样子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中国得赶紧推行军队改革,粟裕在叶剑英心里正是最佳人选。对于现代战争的认识,那个时候几乎没人能比得过他。
不过在1980年的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粟裕没有当选为军委副主席,而是被选为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这个职位属于副国级的高位,虽然地位挺高,但让人觉得不太满意,粟裕没能出现在合适的位置,背后的原因也挺复杂。
粟裕升迁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实还是他的身体状况。战争时期,他曾多次遭受重伤,几次差点丢了性命,战伤的后遗症至今还在折磨着他。
淮海战役的时候,粟裕负责指挥,几乎熬了一整夜都没休息,靠着坚强的意志撑了下来。等到战役胜利,他才算放下心来。不过长时间的劳累让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差,情况逐渐变得不乐观。
到七八十年代时,粟裕经过长时间的调养,身体逐渐恢复了一些。不过没多久,一连串的打击又接踵而至,他接连出现了腰椎等方面的问题。
虽然身体状况不佳,粟裕始终没想放下工作,为了完成军事报告,他多次深入实地考察,不怕辛苦,东奔西跑,仍希望用自己最后的力量,为国家贡献一些力量。
没能当上军委副主席,真是挺令人遗憾的。除了身体原因之外,还因为当年那些事,没有彻底查清楚,说到底,这也算是个遗憾。
关于这件事,叶剑英很清楚,他在决定推荐粟裕担任军委副主席时,还特意找过粟裕谈过。当时,叶剑英跟粟裕说,1958年的那些事得搞清楚,还让粟裕专门写了一份报告提交中央。
一知道这事,粟裕心里那个激动啊,花了不少时间把报告写得妥妥当当的。没多久,叶剑英就给出了批示。可惜啊,这份报告递上去之后,却一直没有后续的消息。虽然叶剑英是支持粟裕写报告澄清问题的,还明确批示过,但各种原因一忙,这事还是没能落实下来。
粟裕心里急得不行,几次跑去总政治部想搞明白到底怎么回事,可都没有啥结果。无奈之下,他只好又去找叶剑英,希望他能再帮忙。这事儿在叶帅的推动下,终于引起了中央的关注,问题也再次得到了重视。
可惜的是,这事儿牵扯到军委扩大会议,中央的态度是暂时搁置,弄得粟裕一直没法如意。这会儿,他的状态越来越糟,到了1981年突然脑溢血,身体变得特别虚弱,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操心那些事儿了。
幸亏大家都能理解粟裕的难处,虽然没能让他当上军委副主席,中央还是给他安排了不错的待遇。不过,为自己平反这事儿,最终还是由他的妻子楚青拿下了。
1984年,粟裕因病去世,虽然等了挺长时间,但结果始终没到手,这也成了他心里的一个遗憾。不过,他的老战友们没忘记他,像张震这些昔日的战友还在为粟裕的事情跑前跑后,挺辛苦的。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粟裕离开十年后,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终于圆满解决,他也得到了应有的平反。几十年来,许多人坚持不懈地付出,用了各种办法,最终迎来了胜利。相信九泉之下的他,一定会感到十分欣慰。
股票配资平台网站,线上配资炒股网站,股票策略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